·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网络 >> 文章中心 >> 网站建设 >> 网站需求分析 >> Web 2.0 再思考(二):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

Web 2.0 再思考(二):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

作者:佚名      网站需求分析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22-07-23

◎实体社会中的阶层壁垒

既然Web 2.0 的核心是社区,其时代议题与社会学有关,我们不妨谈谈「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的概念。这个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两个阶层反映到Web 2.0 网站上,直接决定了网站的营利模式。
 
上述概念如果落实到工作性质上,则可将两者以「白领阶级」与「蓝领阶级」两种身分概分;如果落实到年纪上,则可以将两者以「非年轻人(特别指有工作者)」以及「年轻人(特别指学生)」概分。

或许这样的分法无法满足某些人士的挑剔,但请恕笔者不去讨论严格定义,毕竟过分的掉书袋于事无补,而且相信字面上的意义大家都懂,更因为这样的分类法在实际的观察中具体有用。
 
在现实社会里,蓝领阶级和白领阶级的交互性并不高,他们相互不在对方的交友圈子里。而年轻人则更常被当成特殊群体对待,成年人所担心的房贷车贷,并不是年轻人关心的话题,消费习性也有很大差异。

社会阶层直接决定了你交友的范围,有没有共通的话题成为关键因素,而话题又直接来自你日常所过的生活。这些习性成为摆脱不掉的标签,直接影响到你会在Web 2.0 网站上与哪些阶层的人激荡起共鸣。
 
简单的问:有没有任何类似MySpace 的社交网站,是聚集社会上每个阶层的人?进一步问:既然Web 2.0 最终极的目标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虚拟世界是否可能打破这种壁垒,建立起交流的可能?
 
◎社区,是一群性质相同的人聚在一起相互取暖
 
一个在某社交网站上开始写Blog的杂志编辑,今年刚过35岁,育有一子。在这个网站上不容易找到跟她一样年纪的人,使她非常的困惑。首页上经常出现的帅哥美女照片如此年轻,使她老感觉走错地方。
 
她也始终搞不懂她写的育儿日记到底是谁在看。这些访客是真的有兴趣,还是只是不小心路过?偶而有人发了请求过来想要把她加为好友,一看对方简介是个18岁小男生,她也几乎不知道要跟他聊甚么。
 
相信这是很多人的共通经验:误闯某个阶层的聚集地,喃喃自语一阵后离开。正因为这种特性,导致Web 2.0 网站的族群特性鲜明。正如同笔者在多年前所说:社区,是一群性质相同的人聚在一起相互取暖。
 
「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尽管不相互交流,但依然共存于同一个社会。对Web 2.0 网站经营者的挑战,就是如何聚集不同阶层的人,之后准确的导引将他们分开,形成各自的圈子,找到各自的归属。
 
然而这难度实在太高,更多的Web 2.0 网站经营者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了仅在某一个阶层做大做深,以至于深深的影响了其经营型态以及营利模式。笔者将两个不同阶层的网民社会特性说明于下图: 

点此在新窗口中查看原始图片  

举例,类似联络家的人脉网站就是针对白领阶级。此类网站可以直接放弃跟用户收费的想法,因为白领阶级虽然较有钱,但一毛都不会花。付费能力跟付费意愿是两回事,幸好,这群人广告主比较感兴趣。
 
◎社会阶层影响营利模式
 
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朋友,笔者猜测你平日在家或在公司上网,而你很少有在网吧上网的经验。笔者更猜测你居住在大城市里,例如北京或台北。而你其实不明白,大城市以外的人是怎么使用互联网的。
 
正是因为社会阶层的思考惯性,制造出一个市场空缺。让我们看看台湾地区的Alexa 网站排名,会很意外发现有个为ek21.com的网站叫做「寻梦园」,在排名上打败许多你所熟知的网站。

这个网站提供网络聊天室,语音聊天,个人网页,个人小屋及头像(即所谓Avatar服务),能赚钱的服务一样没少。再仔细看看上面活跃的用户,都是一群你不熟悉的人,侍者,司机,打工妹,中南部乡亲。
 
在Web 2.0 创业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之际,这间公司已经静悄悄的赚钱了 N年。他的收入来源很简单,就是对用户直接收费。当然,不付费的人一定占大多数,但是付费的比例足以让他存活甚至大赚。
 
很难想像?正因你是一毛不拔的白领,所以很难理解下层社会的付费习惯。这群人是冲动消费的,赚这群人的钱要三块钱五块钱的赚,只要服务够让人动心即可薄利多销。虽然,广告主对这群人不感兴趣。
 
下层社会是人数可观的阶层,在中国大陆市场情况更是如此。而下层社会的存在更直接造就了营利可观的巨大互联网公司,例如腾讯。这间公司拥有四亿多个用户名数,营利来源大部分来自跟用户收费。
 
◎下层社会的消费习性
 
若你经营的Web 2.0 网站上大部分用户是「下层社会」的人(例如学生/年轻人),而你使尽吃奶力气想从广告获利,那笔者只能说,你遗失掉了一大块收入,而你自己并不知道:跟用户收费的收入。

能够跟用户直接收费的服务有哪些?腾讯及寻梦园已经玩一遍给你看了。收费的重点在于虚拟服务,而绝非透过电子商务销售实体物品,那是违反Web 2.0 天性的赚钱方法。Web 2.0 要赚的是人际互动的钱。
 
你想知道你所不熟悉的另一个阶层的人在做什么吗?玩玩网络游戏吧!笔者有幸在几年前玩过风靡一时的游戏「传奇」,结识了我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认识的卡车司机,槟榔西施,家庭主妇,黑帮大哥。

这些人很多没有电子邮件用户名,上网地点在网吧,不知道孤狗是什么,从不用 MSN。最爱的网络活动是游戏与聊天。套一句台湾流行的话,这是台客与台妹的市场,是一个你无法想像的市场。
 
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也是一样的。最广大的用户群体是年轻人,学生,是民工,是二线城市的居民。这些人上网的地点是网吧,而网吧里有游戏有电影有机会跟帅哥美女网络聊天,每小时只要一块钱人民币。
 
在娱乐资源匮乏的二线城市,这是他们唯一消费得起的文化娱乐活动。任何Web 2.0 网站只要占住这个广大的下层社会就发了。尽管工资水平不高,这些人对网络服务的付费冲动以及付钱的速度奇快无比。

◎打破菁英阶层的藩篱

Web 2.0 的创业家们所能创造出来的社区型态,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其所存在的社会阶层所决定。大部分人无法去做另外一个社会阶层的生意。他们无想像,就算想到了也做不好,因为那不是他们的生活。

然而,许多 2.0创业家把自己关在更小的圈子。笔者曾跟某网络公司创业者说:(贵公司)继续维持这种精英份子的氛围是有害的,要不要试著做一个被部落圈唾骂,然后在大众市场广受欢迎的产品出来?

相较于美国上亿的网络人口,一个网络书签只要有 100个人「推」「顶」,就可以站上美国知名网络书签del.icio.us 的首页。这是「假民主」,只是菁英份子在自己的圈圈里玩儿。
 
RSS ,Tag ,Trackback ,Wiki,Widget,这些上层社会中的菁英阶级创造出来的玩意,真是他妈的见鬼了。笔者四年前接触Web 2.0 技术文件,就觉得这些东西应该送进坟墓里去,一般人实在太难理解了。
 
而这些玩意儿在使用上的困难程度,虽然不是制造虚拟社会群体间围墙的凶手,却是加大加高那堵围墙的推手。这些工具所圈起来的是更菁英更小的圈子,而普罗大众是从来就搞不懂的。
 
无法拥抱大众阶层的东西,营利多少会受到限制。这些技术还非常原始,不管「上层社会」或「下层社会」的网民,接受程度非常有限。让Web 2.0 更容易使用些,把这些东西藏起来或包装成易开罐吧?

相关阅读:

Web 2.0 再思考(一):“关系”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