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网络 >> 文章中心 >> 网站建设 >> 网站需求分析 >> Web 2.0 再思考(五)挖掘「人」的价值

Web 2.0 再思考(五)挖掘「人」的价值

作者:佚名      网站需求分析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22-07-23

◎你的头上早已贴满标签

笔者在本系列第一篇文章就提到,Web 2.0 的商品只有一个,就是「人」。然而,「人」要怎么样才能变成商品?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被简化为:有关人的资料,要怎么样产生价值最后变成价格?

当我们了解到,Web 2.0 服务是以建立关系为核心之后,我们描述一个人的方法,会比 1.0时代要多元。举例说明,你在注册很多网站的用户用户名时,通常会要求你填写性别,年龄,居住地甚至年收入等等。

这种可以用于统计上的资料,网站经营者也会拿来做为经营的依据,例如内容网站可以分析哪些频道是甚么样的年龄爱看,电子商务网站可以分析不同性别用户的购物频率以及每次购物金额等等。

然而有很多时候,网站经营者觉得这些资料还是不够细致,他们恨不得每个用户都往自己头上贴标签,「我关注美白商品」,「我支持李宇春」,「我狂爱Nike运动鞋」。每个用户自己贴,就不用再瞎猜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这种标签。你现在就可以做个小实验,静下心来用这些小标签来描述你自己,你可能可以写上一大叠。然而,你大概不知道你写的这一大叠标签其实价值连城,有多少人流口水想要。

想藏起来?不想被知道?其实你早就曝光。笔者说过,你在网络上收藏的书签,你对自己写的Blog所下的标签,其实都不是在描述「事情」,而是在描述你自己。你,头上早就贴满了标签,而且还召告天下。

◎Web 2.0 是个庞大的人类资料挖掘器

透过每个Web 2.0 用户所贡献的内容以及标签,初步分析很容易就可以找出「Nike运动鞋潜在购买者」。这种资料,你说卖运动鞋的想不想要?Web 2.0 是个庞大的人类资料挖掘器。

但是你会说,这不就是Google的Adsense 吗?用户的Blog上面只要有写到「运动鞋」的,旁边的广告就带出来跟运动鞋有关的广告。然而,Adsense 是给Blog访客看的,我们说的却是Blog作者本人。

你可能不知道Blog的访客是谁,只能因为他刚好在看一篇跟运动鞋有关的文章就播放相关广告给他。而因为这种相关性,所以还能期待著高达1%以上的广告点击率。

然而,为什么不想想这个Blog的作者已经写过10篇跟运动鞋有关的文章,因为从他下的标签就可以知道?广告为什么不直接投放给这些人看?或者针对这群人,直接帮Nike经营一个粉丝俱乐部?

越是庞大的Blog服务供应商,这样的资料越庞大。其实不是只有Blog ,任何的Web 2.0 服务例如分享相册,分享书签等等,甚至人脉交友 网站,都具有这样的特性。你对人的资料挖掘越深,价值就越高。

然而,1.0 时代的用户资料统计,以及2.0 时代加上的「标签」分析法之外,还有两个决定性的差异,使我们对人的价值挖掘进入了另一个层次。那就是:「心理素质」以及「行为素质」。

◎心理素质的标签,是下一个趋势

你跟甚么样的人交朋友,说明了你可能也是那样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这个道理。此外,你在一个Web 2.0 网站上的活动,可能也展现出你的活跃程度以及其他心理素质。

这可能包含了你每个月拜访的Blog数量,在别人Blog上留言的次数,所下标签的种类等。因此Web 2.0 网站经营者可以在你的头上贴一个标签:「外向指数: 8」。

同样的,还可以再粘贴例如:「积极指数: 6」「忧虑指数: 3」「压力指数:10」。笔者必须指出,在强调以社会学为基础科学所发展出来的Web 2.0 领域,这类心理素质指数将会是重要的下一波!

这些指数与以往猜测用户互动行为做为社区经营的Web 2.0 有很大不同。首先他是能够把行为量化的一种技术,其次这种技术需要深度的结合社会科学,例如你怎么定义忧虑指数。

最后,这种技术需要全新领域的演算方法。换言之,目前搜索引擎所赖以为生的PageRank计算方法(用于产生某个网页的重要性指数),是没有办法用在复杂的,以心理与行为为基础的,人的指数计算上。

研究这种东西有什么用途?一个是更好的经营Web 2.0 所形成的社区,以这些指数为依据做更好的互动引导。一个是更为精准广告投放。例如:试著投放「减压饮料」的广告给压力指数很大的用户?

◎搜人引擎可做到精准营销

全世界顶尖的网络公司都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部分,然而这难度确实很高,最明显的是展现在「数量」这件事情上。要帮一亿用户都打上这些心理素质标签,要花多少服务器,要算多久才能算完?

而在技术有重大突破之前,有的网络公司先采用最简单却最实用的方法上路了,即笔者之前提过的「搜人引擎」。目前在中国大陆已经有一家而且是唯一一家网络公司:Ucloo.com 经营了近三年。

创办者由于看到了人的资料的价值,而创立这间以技术为核心的公司。每天透过程式在网络上蒐寻跟人有关的网页,透过语意分析技术,将属于同一个人,却散落在各地的资料,放在同一个人名下。

你是不是在某个讨论区发过言?你是不是曾经出现在大学录取的网络榜单?你是不是还在拍卖网站上留下过手机号和银行用户名?尽管你都是匿名,但是Ucloo.com 就是有办法知道,这些资料通通都是你。

你待过哪间公司,念过哪些学校,你的同学和同事还有谁,你喜欢什么明星,有没有小孩和房产,通通被蒐罗到名字下。运用你曾经遗留在网上的公开资料,Ucloo.com 已经在你的头上贴满了标签。

Ucloo.com 并不贩卖资料,而是将资料做为广告投放依据。例如某个广告主希望投放广告给大学刚毕业的社会新鲜人,Ucloo.com 能精确找出这群人,代为投放。经过实证,广告回应率远超过传统网络广告。

◎隐私顾虑VS偷窥欲望

搜人引擎在美国已经出现多年,起码有十家,除了去年才刚拿到创投资金的Spock.com 以外,每家都已经营利。Spock.com 与Ucloo.com 的差别,除了中文与英文之外,最大的差别对资料来源的看法。

Spock.com 要求注册,而注册的时候要求你填入你在MSN ,Yahoo!, MySpace,Facebook ,Friendster等一堆社交网络服务的用户名和密码,因为他们想将这些用户名关连起来,以便知道这些资料通通属于你。

笔者在注册的时候,心中充满犹豫和挣扎:「我为什么要让你知道这么多呀?」他几乎问了我在Hotmail 以及Gmail 以及Yahoo!的邮件帐号,我还是一直问:「做得也太过头了吧!」

而Ucloo.com 采用的完全是搜索引擎技术,包含有你的照片,有你讲话的影片,完全从网上搜来。这两种资料取得方法很难说谁好谁坏,但很显然,用户对于「吐出自己的资料」都是很挣扎的。

用户心理很奇妙,每个人其实都不想被搜人引擎搜到,但是每个人来到搜人引擎,第一个动作都是搜索自己的名字看看。(别骗我,在还没看完本文的时候,你已经偷偷去Ucloo.com 搜了你自己的名字)。

这样的技术Google或微软难道不能做?其实他们有钱有人,都能做的。然而,这显然跟PageRank那套算法有关键差异,而且任何一个搜人引擎其实都已累积每个人的资料好多年了,从现在开始追,总是慢了。

◎本系列小结语

这个被吾友工头坚形容为石破天惊的「Web 2.0 再思考」系列,于本篇画下句点。距离笔者之前发布,正式承认自己错过Web 2.0 的那篇文章,刚巧一年。

这一年来,我辛苦的摸索著Web 2.0 的样子,对错过的课程进行补修。最后呈现出来的这五篇文章,希望有达到可以毕业的水平,甚至还有能力指出一点点趋势的方向。

而在所有企业经营之外也希望大家想想:透过Web 2.0 ,人与人的联系成本比十年前更低,但是人心更加接近了吗?或者每个人依然只是活在自己的圈圈,如笔者所说,跟自己性质相同的一群人互相取暖?

我们所认知的世界,究竟是越来越宽广,还是越来越狭隘?我们所认识的自己,究竟是越来越清楚,还是越来越模糊。会不会某一天,广告商比你还要了解你自己? (文:黄彦达)

相关阅读:

Web2.0再思考(四):私人财产与阶级不平等

Web2.0再思考(三):“搭讪”是需要理由的

Web 2.0 再思考(二):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

Web 2.0 再思考(一):“关系”才是重点